首页 > 百科 >

“推广普通话,共筑中国梦” 主题班会策划方案

发布时间:2025-02-24 16:49:06来源:

“推广普通话,共筑中国梦” 主题班会策划方案

一、班会主题


推广普通话,共筑中国梦

二、班会目的


  1.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普通话在日常生活、学习、工作及社会交流中的重要性,增强学生推广普通话的意识。
  2. 帮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发音规则、语法规范,纠正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常见的方言发音错误,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。
  3. 通过形式多样、生动有趣的活动,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,培养学生在校园内外主动使用普通话的习惯。
  4. 引导学生了解普通话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。

三、班会时间


[具体时间]

四、班会地点


[具体班级教室]

五、参与人员


全班同学及班主任

六、班会准备


  1. 资料收集
    • 收集有关普通话的历史渊源、重要地位、使用规范等方面的文字资料、图片、视频,制作成图文并茂、生动有趣的 PPT。
    • 整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对比资料,以及容易读错、写错的字词清单。
    • 收集一些因普通话使用不规范而导致误解、笑话或沟通障碍的案例,以故事或小品的形式呈现。
  2. 道具准备
    • 准备绕口令、朗诵、演讲等活动所需的文字材料,打印成卡片或分发到学生手中。
    • 准备小奖品,如书签、笔记本、卡通贴纸等,用于奖励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。
    • 准备音响设备,确保活动过程中音乐、视频能够正常播放。
  3. 人员安排
    • 提前挑选并培训几位学生,负责在班会上表演与普通话相关的小品、朗诵、演讲等节目。
    • 安排几位学生担任活动评委,负责在绕口令比赛、普通话知识问答等活动中打分、评选优秀选手。

七、班会流程


  1. 开场致辞(5 分钟)
    • 班主任身着传统服饰闪亮登场,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开启班会:“亲爱的同学们,大家好!今天,咱们身着盛装,齐聚一堂,共同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语言之旅。语言,是文化的载体,是沟通的桥梁。普通话,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言,承载着我们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。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,将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紧密相连。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,说好普通话,不仅能让我们顺畅交流,更是传承中华文化、共筑中国梦的重要基石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走进普通话的奇妙世界!”
  2. 普通话知多少(10 分钟)
    • 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,以轻松诙谐的方式介绍普通话的定义、形成过程以及在全国推广的重要意义。视频中融入一些历史典故和现代生活场景,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普通话的发展脉络。
    • 借助精心制作的 PPT,展示普通话在不同领域,如教育、科技、文化传播、商务交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。通过对比图片和数据,凸显普通话在促进社会发展、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关键作用。
  3. 方言与普通话(15 分钟)
    • 邀请几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上台,用各自的方言讲述一段有趣的故事或介绍家乡的特色美食、风俗习惯。同学们在讲述过程中,故意使用一些方言词汇,引发其他同学的好奇和笑声。
    • 展示整理好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对比表格,让学生分组讨论,找出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、词汇、语法等方面的差异。每组选派代表发言,分享讨论成果。
    • 表演方言小品,小品中角色因方言交流不畅而产生一系列误会和笑料。小品结束后,组织学生讨论方言在跨地区交流中可能带来的不便,引导学生思考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。
  4. 普通话发音大挑战(15 分钟)
    • 开展绕口令比赛,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抽取不同难度的绕口令卡片。卡片上的绕口令从简单的 “四是四,十是十,十四是十四,四十是四十” 到较复杂的 “打南边来了个哑巴,腰里别了个喇叭;打北边来了个喇嘛,手里提了个獭犸。提着獭犸的喇嘛要拿獭犸换别着喇叭的哑巴的喇叭;别着喇叭的哑巴不愿拿喇叭换提着獭犸的喇嘛的獭犸。不知是别着喇叭的哑巴打了提着獭犸的喇嘛一喇叭;还是提着獭犸的喇嘛打了别着喇叭的哑巴一獭犸。”
    • 每组同学依次上台挑战绕口令,要求发音准确、语速适中、吐字清晰。台下同学认真倾听,评委根据发音准确性、流畅度、语速等方面进行打分。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和个人,颁发小奖品。
    • 针对绕口令中出现的发音难点,如平翘舌音、前后鼻音、轻声、儿化音等,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发音。让学生跟着老师的发音,反复练习这些易错发音,纠正错误发音习惯。
  5. 普通话知识问答(10 分钟)
    • 通过 PPT 展示一系列与普通话相关的知识问答题目,题目涵盖普通话的拼音规则、汉字书写规范、词汇用法、语法结构等方面。例如:“‘莘莘学子’的‘莘莘’是什么意思?”“‘绯闻’的‘绯’正确读音是?”“‘的’‘地’‘得’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?”
    • 学生举手抢答,答对一题得一分,答错不扣分。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,在学生回答后,老师进行详细讲解,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。活动结束后,统计得分情况,为得分较高的学生颁发奖品。
  6. 诗歌朗诵与演讲(15 分钟)
    •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进行诗歌朗诵和演讲表演。朗诵的诗歌可以选择经典的现代诗歌,如舒婷的《致橡树》、艾青的《我爱这土地》等;演讲的主题围绕 “推广普通话,共筑中国梦” 展开,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,阐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推广普通话。
    • 学生在朗诵和演讲过程中,注意运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、恰当的语调、丰富的情感以及自然的肢体语言,展现普通话的魅力和感染力。表演结束后,组织学生进行点评,从发音、语调、情感表达、演讲内容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。
  7. 制定普通话推广计划(10 分钟)
    •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,制定一份适合班级的普通话推广计划。计划内容包括在校园内推广普通话的具体措施,如设立 “普通话监督岗”,监督同学们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;开展 “普通话之星” 评选活动,每周评选出在普通话使用方面表现优秀的同学;举办普通话朗诵比赛、演讲比赛、话剧表演等活动,营造浓厚的普通话学习氛围。
    • 讨论如何将普通话推广延伸到家庭和社区,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用普通话交流,向家人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;在社区组织普通话推广志愿者活动,如教社区居民说普通话、发放普通话宣传资料等。
    • 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享小组讨论制定的普通话推广计划,全班同学共同讨论、完善计划内容。最后,由班主任总结并确定班级普通话推广计划,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,督促大家共同执行。
  8. 总结与宣誓(5 分钟)
    •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,回顾班会的主要内容和精彩瞬间,再次强调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。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、生活中积极使用普通话,从自身做起,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说普通话,为传承中华文化、促进社会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    • 全体学生起立,右手握拳,举至耳边,庄严宣誓:“我是中华儿女,热爱祖国语言。从今天起,我要认真学习普通话,积极使用普通话,规范使用普通话。说好普通话,写好规范字,做文明人,为推广普通话、传承中华文化而努力奋斗!” 宣誓完毕,学生们在写有 “推广普通话,共筑中国梦” 的横幅上签名,表达自己推广普通话的决心。

八、班会延伸


  1. 设立 “普通话推广周”:在班级内设立 “普通话推广周”,每周确定一个主题,如 “普通话发音纠正周”“普通话词汇积累周”“普通话朗诵周” 等,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持续强化学生的普通话学习意识和能力。
  2. 开展 “小手拉大手” 活动:鼓励学生回家后,与家长一起开展普通话学习活动,如教家长说普通话绕口令、一起观看普通话节目、用普通话进行家庭对话等。通过学生带动家长,扩大普通话的推广范围,营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。
  3. 建立普通话学习交流群:创建班级普通话学习交流群,学生可以在群里分享自己学习普通话的心得、体会、遇到的问题以及有趣的普通话学习资料。老师也可以在群里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,发布普通话学习任务和活动通知,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共同进步。
  4. 参与学校及社区的普通话推广活动: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普通话朗诵比赛、演讲比赛、书法比赛等活动,为学生提供展示普通话水平的平台。同时,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组织的普通话推广志愿服务活动,如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表演普通话节目、为社区居民提供普通话培训等,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推广普通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(责编: admin1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